400电话
15541316663
在沈阳墓地人们都发现当人们缺少正确的人生观时会发现自己迷惘彷徨,甚至可能忧郁而自杀,这在近代中国,尤其是“五四”时期前后尤为明显,因为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没有能够救中国,历经千辛万苦成功的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青年人在觉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救世思想认识后却总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灰头土脸甚至头破血流,这时就会对自己对社会对革命的信心产生动摇,产生怀疑最后彷徨无助以致悲观厌世,更有甚者最终与世决绝决心自杀。
沈阳墓地编者为您查到,通过有“世纪老人”之称的女作家冰心(1900年出生)在20年代前后的作品大约可窥当时风气之一般。其作品中主人翁都是一些充满爱国热情富有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但四处碰壁,于是为幻灭情绪支配,或患忧郁症、或寻求自杀。《冰心传》的作者肖凤对此作了相当的描写:“题材与《超人》相似的另一篇小说《烦恼》中,那位没有姓名的,以第三人称代表的男主人公‘他’,也是一个患了厌世症的青年人。从他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看,简直就是冰心本人经历的再现……”事实上,冰心女士当时也充满着虚无情绪,他曾写道:“人生世上,劳碌辛苦,想为国家,为社会,谋幸福,似乎是极其壮丽宏大的事业了。然而造物者凭高下视,不过如同一个蚂蚁,辛辛苦苦的,替他同伙驮着粟一般。”
以上就是沈阳墓地编者为您查找到的近代中国“五四”时期前后人们因着社会变动而没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后种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与社会人行为,青年们苦于无所适从,没有目标与方向,人生看不到希望,觉得生而无意义。